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43|回复: 0

[珠宝文化] 珠宝玉石购物猫腻多 过度依赖鉴定证书成首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30 10: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QQ登录使用更方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近日,广东省消委会发布全省上半年投诉数据。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6年上半年全省消委会共接到旅游类投诉759件,发生在南朗镇的超过300件。

对此,工商局南朗分局局长蒋华郴22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南朗9家玉石购物点已全部停业整顿,自从5月中旬开展专项整治以来,投诉宗数由每月投诉30多宗降到最近一个星期的零投诉。

2015年至2016年上半年,省消委会接到的旅游类投诉案件中,南朗占了近半。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南朗镇发改局第三产业办公室副主任陈小卫认为,这与南朗的地理位置有非常大的关系。“投诉的案件中,带团、导游、地陪、车辆等95%以上都来自珠海,南朗靠近珠海,旅游成本低,容易得到港澳游旅行团的青睐。”

根据游客投诉所反映的情况,游客基本都是港澳游返程最后一天被导游带至购物点,诱导购物。前往南朗镇旅游商品购物点的游客基本上是参加低价或“零团费”港澳游旅行团的外地游客,年龄多以中老年为主,当中含有不少高学历和退休老干部。

而出现这么多投诉的原因,除了诱导消费令人反感之外,还因为珠宝商品价格猫腻过大,很多顾客都成了“冤大头”。那么,为什么珠宝行业可以存在着如此大的价格猫腻呢?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为什么都无法看出来呢?

就拿玉石来说,之前《人民日报》就报道了国内玉石市场的乱象,指出有A货的鉴定证书仅仅只能证明所鉴定的玉石是天然A货,却无法说明玉石的价值有多高,而不良商家正是利用消费者对证书的盲目信任大幅抬高价格。所以,目前出现的珠宝方面的纠纷事实上大多都不是因为卖假货,而是价格上出现严重欺诈的问题。

一方面是商家过度鼓吹鉴定证书的证明力,却不向消费者说明鉴定证书到底证明了什么,另一方面是消费者只认证书不识玉,误以为价格越高质量越好。在“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的情况下,也就导致了玉石交易价格的畸形发展,时间一久问题自然就暴露出来了。

社会越发展,就有越多的人对文玩交易、珠宝收藏等领域产生兴趣,而信息的不对称往往是猫腻产生的温床,这也是不良商家能够得逞的原因。在社会反响越来越大的时候,有些媒体用心良苦的暗访,既是曝光更是科普,只为了让消费者了解更多。因此,不管是出于个人爱好,或是为了增值获利,有心涉足者,最好都提前做足功课,如此才能避免轻易受骗。

缺乏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仅凭道听途说和主观臆测就轻易出手,难免就容易被当作“冤大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门户|站点地图|手机版|翡翠说珠宝论坛 冀ICP备14005734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13012902000119 联系微信 66598831

GMT+8, 2025-4-19 14:32 , Processed in 0.07897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