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52|回复: 0

略论湖南出土的商代玉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17 17: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QQ登录使用更方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图六玉环珠、管243件,玉64件、玉璜6件,玉环14整。这两件完整的玉璜一件圆弧直径9. 7厘米,件,圆雕玉兽2件,圆雕玉龙1件肉宽2. 5厘米,一端平直,一端璜边琢有齿纹,玉管、珠最长的5. 8厘米,最短的只有0.6似一兽脸的侧面像。另一件圆弧直径10厘米,厘米;直径最大的为1.9厘米,最小的为0. 8厘肉宽25厘米,一端平直,一端亦琢成兽脸侧面米,以青白玉为多。珠有椭圆形、圆形的;管有形象。玉璜两端均有穿孔,可供系挂,应是环或两端全为斜切面的,也有一端为斜面,一端为平厉断后制成。  面的,亦有少量两端全为平面的,均通体磨光。玉环以青玉居多,亦有少量青灰色的,形制玉厉大多为青玉,也有少量青灰色的,皆光基本相同。环为圆形,体扁薄而匀称,中有孔,素无纹,打磨光亮,均作扁体圆形,中有孔,圆,L壁两面凸起圆口状,周缘两面有等距离同心凹环中有一缺口,缺口边有平直的,也有斜切的,弦纹,断面呈T形,尺寸大小不一,大的直尺寸大小不一,大的直径有10. 4厘米,小的直径10.8厘米,小的直径6.8厘米。(图二)径只有1.4厘米。(图一)圆雕玉兽均为青玉。一件长6. 8厘米,高玉璜皆为青玉,其中4件己破损,2件完工躜;址0.2厘米,鱼作扁体弧形,头部一穿,身部有云图九玉鱼器官用阳刻线表示,短尾,前两足稍高,后两足稍矮,胸部有一穿孔,打磨光亮。(图三)另一件长6. 6厘米,高3.1厘米,为一长条三角形熊,三角形头,小双耳凸起,嘴部两条阴刻线表示嘴唇,尖形尾部,后两足稍高,前两足稍矮,背部凸出半环形,上有穿孔,打磨光亮。(图四)5厘米,宽4.1厘米,厚1.8厘米,玉料为青玉,局部有红色浸蚀,整体器形作长方形卧龙状,用阴刻线雕出龙的眼、鼻、嘴轮廓。龙嘴张开,露出锋利牙齿,龙角上翅,背上起脊,尾弯曲内钩,通身饰勾连云纹。龙嘴至龙尾的长穿孔与左右两颊的横穿孔相通,龙下颚另有一象鼻穿,可供佩挂。(图五)1973年宁乡县黄材公社三亩地山脚下一个椭圆形坑内出土了1件云纹大饶,出土时距地表30厘米,铙的附近还出土有环、|晷、鱼等精美的玉器。笔者对这批玉器进行了核实,查明此批玉器有70件,计玉珠、管43件,玉环9件,玉疆10件,小玉饼1件,玉鱼5件,虎形玉片1件,残玉柄1件。除残玉柄略显青色夕卜,其他玉器均呈鸡骨白色。  图十玉鱼部分呈鸡骨白色,另有玛瑙、青白玉珠各一颗。  长1.05厘米~0.65厘米,直径为1厘米~035厘米。  玉环9件,分两种形制,一种孔与边齐平,皆为小玉环,共4件,直径1.8厘米~1.2厘米,中间孔大,呈扁薄环形,皆光素无纹;另一种环作圆形,中有圆孔,孔周两面凸起似环状,共5件,断面呈T形,打磨光亮,制作规整,其中4件无纹饰,孔边凸起不高,一件环上两面饰有同心圆纹,凸边较高,稍向内斜。(图六)玉环尺寸大小不一,大的直径10.2厘米,小的直径7. 2厘米。  6厘米,边薄,中间厚,正中一小圆孔。  10件,为扁体圆形,中有孔,口有斜切、直切两种,I晷的直径为6.8厘米~ 1.6厘米,均光素无纹。  7厘米,横1.6厘米,厚0.2厘米,鱼作弧状,扁体,头部一穿,身部有云纹,尾部饰与鱼尾弧度相同的弧形三角形,两面纹饰相同,打磨光亮,鱼尾部稍残。  (图七)第二件,长6.7厘米,横1.7厘米,厚图十一玉虎形片处饰一道划纹;M106两端残仅存身部,但有半个镂孔痕迹,未见栏。  了这4件玉器,发现这4件玉器实为石器,是仿玉风格的石器,鉴于此,此4件石器不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内,故下文的论述不再涉及。  1985年11月,湖南祁东县建筑工程队在衡阳市郊杏花村建房施工中,挖出了一件器底内铸有“戈作宝彝”4字铭文的青铜提梁卣。铜卣埋藏地点位于衡阳市蒸湘南路西侧的杏花村后山腰的黄黏土中,土坑距地表深1.8米,直径约0.5米,坑内土略呈浅灰色,铜卣出土时内装170件玉器,计有管、通‘、环、佩、龙、鱼、簪、柄形器及足形器等⑨。  黄、灰黑相间等色,均通体磨光,素面。两端斜面或一端斜面的较多,少数为平面,中间穿孔,孔径不规整。长2厘米~ 7.7厘米,直径0.8厘米~1. 2厘米。  玉!1件,青白色,边缘斜削,素面,己断为两截,在断裂及缺口处有小孔,表明曾经修复后使用。外径10厘米,内径4厘米,厚0.2厘米。  玉环4件,分三种形制,第一种有两件,形制相同,其中一件青白色,外壁中部有凸棱,外径68厘米、内径6.6厘米、高1.2厘米。第二种有1件,白色,内壁凸出环面,外缘有8个凸齿,直径8.2厘米、内径5.5厘米、高0.8厘米、内径6.4厘米。  玉佩1件,青白色,近椭圆形,饰有镂空的盘龙纹,直径6.8厘米~ 6厘米,厚0.4厘米。  4厘米,宽28厘米。  玉柄形器1件,浅绿色,近椎形,较粗的一纹,尾部用三角形纹装饰,两面纹饰相同,打磨光亮,制作精巧。(图八)第三件,长6.8厘米,横0.9厘米,厚0.4厘米,鱼作弧形,上唇上翅,无下唇,圆眼作穿,单面穿孔,下部出棱,表面无纹,打磨光亮,系玉环坏后改琢而成。  (图九)第四件长6厘米,宽1.3厘米,厚0.8厘米,鱼作弧形,嘴张开,圆眼作穿孔,通体有浅阴刻线组成的云纹和直线唇,头下部有棱,尾部一小穿,单面钻孔,打磨光滑,制作精致。  (图十)第五件,长4 5厘米,宽1.4厘米,呈鱼形,头尾部稍残。  1厘米,厚0. 3厘米,扁体,作兽形,尾翘卷,身部有云纹,尾上一穿,两面纹饰相同,制作精细,通体光亮。(厘米,白中显青色,方形,柄上有弦纹,菱形方格纹等。  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石门县皂市桅岗村官山坡顶上的桔林挖掘了编号为石桅M1的商代墓葬,墓中随葬品有玉器4件,色泽相同,都属高岭玉,呈淡绿色。计有圭1件、璋3件。  圭:M107,窄长方形,一端的侧缘稍残长48厘米,宽8.1厘米,厚0. 8厘米~1厘米。  圭的一面仅在中线处饰一道贯穿上下的划纹,另一面在两端刻划对称的弦纹夹菱形纹。每端的弦纹上下各四组,每组三道:菱形纹亦多为每组三道,一端左右各五组交叉,一端左右各七组交叉。玉圭平面光滑,边棱整齐,纹饰刻划规整均匀,制作十分精致。  栏后有未穿透的钻孔痕迹,援部狭长,弧形刃,中部稍厚,刃端薄,长约19厘米;M105,后部湖南出土的这几批商代玉器,除新宁县飞仙桥出土的玉环于墓葬外C其余均系窖藏的Se而考古发掘出的玉环,h大画i.net有直径为0.5厘米~0. 9厘米的穿孔,长52厘米。  玉足形器1件,灰白色,近圆柱形,一端有凹槽,两端有弦纹及小穿孔,中空,长3.5厘米。  玉鱼1件,青白色,长条形,尾部分叉,首尾有圆孔相通,长7.6厘米。  玉龙1件,青白色,为两龙连体上置两道凸箍,内有穿孔,长9厘米。  玉簪1件,灰白相间,中间较粗,长11.4厘米。  双峰县金田乡月龙村1986年1月,双峰县金田乡月龙村周家村民小组一村民在新建住房取土时挖出1件云纹铜卣。经实地勘查,此卣出土于周家村字形山庙嘴上南面山坡上,距地面约1.5米深的熟土层内,再往下30厘米便是黄生土层。出土时卣内盛有玉、玉璜等,这批玉器共5件,其中玉璜2件,玉3件,皆光素无纹,通体抛光。(图十二)玉璜:均为环的2/3,呈绿色,一件圆弧直径4厘米,肉宽0. 9厘米,厚0. 15厘米,璜两端各有一穿孔。一件圆弧直径2.7厘米,肉宽。15厘米,厚。  13厘米,璜的一端有一穿孔。  玉:均为扁体圆形,中有孔,一件外径7.3厘米,肉宽1.95厘米,厚0.18厘米,绿色,上有7个小孔;一件外径6. 4厘米,肉宽1.8厘米,厚Q15厘米,该画呈灰色;一件外径3. 6厘米,肉宽0.85厘米,厚0.15厘米,呈绿色。后两件上无穿孔。  1990年初,新宁县飞仙桥乡飞仙桥村村民在建房取土时,挖出一座墓葬,出土了1件较为完整的铜瓤形器,与此器同出土的还有1件玉环,断面呈T形2都具有商器明显的特征据新宁县文管所江文新先生介绍,此件玉环直径7.7厘米,边厚1毫米,边宽10毫米;环内有高领足,高于环表面1.5毫米,宽2毫米;环内稍卷口,环边有2处破损小缺口。玉呈鸡骨白色,素面,无纹饰。与宁乡黄材三亩地出土的玉环形制是一样的。  据发掘简报,宁乡、衡阳、双峰、新宁等地出土的玉器,都是商代的。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玉器的时间下限应该是商代晚期,这可从与这些玉器一同出土的青铜器上得到论证。这几件青铜器,目前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它们是我国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期,即商代晚期窖藏的器物。既然这些青铜器是商代晚期窖藏的,那么,储存在青铜器中的玉器也应该是商代晚期的了。其次,我们再从出土玉器分析,这些玉器绝大部分具有商代晚期玉器的特征,如玉环、玉画、玉管、玉珠、玉璜、玉鱼,玉柄形器、玉簪等,它们有的和商代晚期的安阳殷墟5江西新干商墓6广汉三星堆商代祭祀坑出土的同类玉器形制风格完全一样,如玉环、玉珠、玉管、玉它们应该为同一时期的。有的虽然和中原商代晚期的玉器具有某些相似的特点,如玉璜、玉鱼、玉柄形器、玉簪等,但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它们也应是继承晚商玉器风格制作的。另有一类玉器情况较复杂,如圆雕玉兽、玉龙、镂空的盘龙纹玉佩等,这类玉器在中原殷商文化区和长江流域的商代遗址和墓葬中都难得发现,而它们本身又具有史前玉器的一些特征,如圆雕玉兽有红山文化玉器的影子,镂空的盘龙纹玉佩又具有石家河文化玉器的遗韵。这类玉器有可能是商代以前遗留下来的,当然也不排除这类玉器就是商代时期的玉工仿照史前时期的玉器风格制作的。  从以上的概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湖南出土的商代玉器,种类较少,比较多的为玉珠、管、H、环、鱼,另有少量的动物形状和其他形状的佩饰。  玉璜:湖南出土的这一类商代玉器较多,玉璜多作玉环、的1/3或2/3,不像汉制所称的“半璧曰璜”。璜的两端均有穿孔可系绳,其用途应是源于长江下游马家浜文化的一种人体佩饰用品,而并不像汉儒所言“礼北方”的用器。  啉:据记载,形如环而不连,作一缺口者称。它的用途,古今说法很多,有耳饰、佩饰、信器、刑罚之标志等。而考古发掘出的玉其位置见于人头骨两侧的耳部和颈、肩、胸部,还有含于口中的,可见玉I的主要用途还是作耳饰和佩饰及代作1脎玉。  玉环:其功用荀子。大略中说是表示和臂,中型者多置于腰的一侧,小型者则套于指骨之上或存于头骨附近,或含于口中。这些情况表明,大型的玉环可代镯用,中型的玉环可作佩饰之用,小型的玉环当是指环、耳饰和代作玉用。  各种形制、规格不同的珠、管,应是项饰或装饰用品的部件。  玉鱼:器作鱼形,仅用阴线刻出鱼的主要部位,鱼身不施鳞纹,一穿为眼,亦可系绳,当是佩饰。  圆雕的玉龙、玉熊,造型准确,姿态生动,上均有穿孔,同时适宜于摆放,因此这部分玉器既可当佩饰,又可陈列于案头,是用于观赏把玩的艺术品。  此外,片雕的动物形玉饰、柄形器和其他形状的玉饰,均有穿孔可系挂,应是佩饰。  总体看来,湖南出商代玉器以装饰玉为主流,这类玉在甲骨文中有一专有名字连劭名先生认为此字像手持玉之形,当为“弄”  字。说文云:“弄,玩也”。因此,有学者说,商代墓葬中“出土不少玉鱼、玉鸟、玉龟、玉蝉等动物形象及装饰品,当就是'弄玉‘类”。据此,湖南出土的这类装饰玉,亦均可归入弄玉类。  这里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湖南出土的这类玉器,绝大多数是与窖藏青铜器同出的,那么,这部分玉器是否还有别的用途呢,要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看看这几件与玉器一同出土的青铜器有何作用,这几件青铜器都是祭祀用的礼乐器,从它们出土的位置看,都位于山腰、山顶、山脚或河岸边,都为单个窖藏。窖藏与殷人好祭祀有关2殷人最迷信鬼神,最重视对祖先和各种自然神的崇拜,而且祭祀繁多,所祀对象有山川、风雨、星辰、河岳、土神、鬼神等,每次祭祀都要用大量的牺牲和礼乐器,湖南出土的这些青铜礼乐器,很可能是南下的中原商族人用作祭祀活动的,而在祭祀之后将它们就地掩埋起来。  那么,这部分与青铜器伴出的玉器又起什么作用呢,大家都知道,玉在殷人心目中的地位是崇高的,殷人重玉、爱玉、宝玉,不仅如此,在殷人眼中,像璧、环、瑗、璜、、琮、圭、璋、、管、珠、牌和各种动物形佩等玉器,除了可于祭祀的瑞宝。甲骨文中就有许多关于用玉作祭品的记载,如:□□卜,其弄“(粹653)。张秉权先生说:”在甲骨文时代,是专门用来求雨的一种风俗。“陈梦家先生在殷墟卜辞综述亦解释”晷“字”像人立于火上之形“,认为”与雨量显然有直接关系。所以卜辞之以求雨,是没有问题的“。这是一条焚烧弄玉,以祭神求雨的记载4宁乡三亩地云纹大铙附近出土的玉器就类似于此种情况,这批玉器可能是经过焚烧的,因为除残玉柄外,其余玉器全部呈鸡骨白色。据闻广、黄宣佩先生研究,玉器变白与受热有关5殷人持玉进行燎祭,在祭祀中使玉受热,促成玉器变白。那么,依据他们的看法,宁乡三亩地出土的玉器应是作为祭品,并在祭前经过焚烧的。  但是,目前学术界就玉器变白这一问题,争论颇多,很多人认为玉器变白与玉器的埋葬环境有关。在这里,我们暂且避开玉器变白一这问题,单就玉器的用途分析。笔者认为,宁乡三亩地出土的玉器与其他置于青铜卣内的玉器一样,都应该是祭品,这与殷人的社会生活习俗是分不开的。商代用玉作为祭品,还可能与殷人崇信古老的精气说有关。裘锡圭先生认为:“精气说认为人之外的生物和无生物也都可以有精气”这种思想的古老程度,可以从古人对玉的态度上看出来。古人十分重视玉,其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认为玉含有的精多“。而”玉经常被用作祭品,或制成种种礼器以用于祭祀等仪式,就是由于它是精物“6显然青铜卣内的这些玉器,就是被视为精物,祭祀神灵的。同样的情况在广汉三星堆祭祀坑中也可以看到,如一号祭祀坑的龙虎尊,二号祭祀坑的喇叭口高圈足尊、等礼器就分别盛有海贝、玉环、玉管、玉珠等祭品2甲骨文的记载还告诉我们,殷人用玉行祭的对象规格是相当高的,祖先中只祭王亥、成唐、大甲、祖乙、南庚、武丁,旧臣只有黄尹,而自然神祗只祭河、山2由此可知,湖南这些伴随青铜器窖藏出土的商代玉器是祭祀山川的祭品。  以作为佩戴和服饰外Aci时也是器TC是用!而且是晶莹透明、滋润光泽、内孕精光的netbookmark4众所周知,湖南地区不产玉2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朱勤文教授对宁乡出土的三批商代玉器所作的肉眼鉴定和折射率测试,这些玉器质料除个别为蛇纹石玉、玛瑙外,绝大部分属和阗玉。那么,湖南出土的这些商代玉器来自哪里呢,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殷人或者商贩来湖南时,从中原或其他地方把玉器带来;另一种可能是殷人或者商贩从中原或其他地方带来了玉料,在湖南本地进行加工制作的。从湖南出土的这些玉器看,这两种可能都存在。我们根据这些玉器的器类、造型和纹样,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玉器有玉珠、管、环、晷。同样形制的器物在商文化区普遍存在,不仅形制相同,而且纹饰、制作方法也相同。这类器物具有典型的殷商文化的特征,应是完全继承中原殷商文化的琢玉技术制造的,甚至就是由中原直接输入的。第二类有玉璜、玉鱼、片雕的虎形玉佩、柄形器、刀形佩、玉簪等。这类玉器在中原殷商文化区能找到类似的器物,但又在某此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加工和改造,因此其在形制和纹样上都带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如中原晚期商墓出土的素面玉璜多由环改制而成,一般为环的三分之一,而湖南双峰出土的玉璜则为环的三分之二,此种璜在湖南以外的地方少见。这类玉器应是融合了一定的中原琢玉风格并在本地制作的。第三类有圆雕玉兽、玉龙、足形器佩、镂空的盘龙纹玉佩等。这类玉器在湖南以外的地方少见,表明这些玉器应在湖南本地制作。  分析湖南出土的商代玉器,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出现了自己风格独特的玉器,但是琢玉技术不如有玉器的人还不多。这一时期的玉器多集中在商代遗址周围或殷人经过的地方,如宁乡出土三批玉器的地点皆在宁乡炭河里晚商遗址四周不到1000米的范围内,衡阳也有商代遗址,双峰、新宁则留有殷人经过的遗迹这些表明只是受到商文化影响较强的地区才有玉器出土。再联系到殷人有爱玉、宝玉、重玉的思想和喜欢用青铜礼乐器和玉器祭祀神灵的习惯,我们认为湖南商代玉器的拥有者应该是中原地区来的殷人,而不是当地的土著民族,这一点也可从湖南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中看到。在宁乡、衡阳等地出土的青铜器中,有“戈”与“等族徽的铜器,这些铭文和族徽,在中原商代青铜器中都可以找到,而且字体风格、铸造部位也和中原商代青铜器完全一致。这一方面说明了这一类青铜器是中原地区的产品,同时也说明商人的一支或一部分至迟在商代晚期就到达了宁乡黄材、衡阳一带1他们在带来青铜器的同时,也带来了玉器和玉料。与殷人同来的,应该还有琢玉工匠,玉工们在继承中原琢玉技术的基础上,吸收本地土著民族由来己久的琢玉风格,创造出了既有中原玉雕艺术风格、又有浓厚地方特色的玉器。此外,从目前湖南出土的商代玉器情况,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南下殷人的重玉习惯还没有被当地土著人接纳。当然,更准确更科学的结论还有待湖南商代考古的新发现。  (本文原是2001年9月“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入选论文,因有些资料不准确,现作了大幅度的修改。)中原地区发达。这一时期湖南地区的玉器大多光方有发现讥说日M时湖南地区用玉还不普遍稼inPlS.tKleserved.11邱://www.cnki.net素无纹,造型简单种类较少,雕琢手法简练,兽眼不作臣字眼,有纹饰的以单阴刻线为主,刀锋较柔软。而中原殷商文化区出土的玉器以纹饰玉器为主,造型复杂,种类繁多,采用了多种雕琢技法,兽眼多作臣字眼,短直线多,刀锋非常有力,出现了沟撤法,两条阴刻线突出一条阳纹线。  第二,湖南地区的商代玉器受中原商代玉器的影响,不如受本地史前以来玉器的影响深。具体表现在玉器大多数无纹饰,很多器型可在湖南史前玉器中找到,如玉晷、玉璜等,衡阳出土的镂空盘龙纹玉佩有石家河龙凤玉佩的余韵等。  第三,湖南出土的商代玉器目前只在几个地高至喜:湖南宁乡黄材发现商代铜器和遗址,原报告称有1172颗,现据湖南省博物馆资料改之。  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工农兵群众热爱祖国文化④⑥湖南省博物馆资料。  ⑤湖南省博物馆编:湖南省博物馆第161页,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王文建。龙西斌:石门县商时期遗存调查一宝塔遗址与桅岗墓葬〉,湖南考古辑刊第4集第1517页,岳麓书社,1987年。  原报告写作璋1件。钺3件,笔者根据器物分析,似乎璋应改为圭,钺改为璋更合适。  郑均生。唐先华:湖南衡阳发现商代铜卣,文黄纲正。蔡慕生:浏阳双峰出土商周青铜器,双峰县博物馆资料。  邵阳市文物管理处。新宁县文管所:湖南省新宁10何介钧:试论湖南出土商代青铜器及商文化向南方传播的几个问题,载何介钧湖南先秦考古学研宄第128-133页,岳麓书社,1996年。  12a熊传薪:湖南商周青铜器的发现与研宄,发现看湖南的商代文化,商周青铜器与楚文化研宄〉第52页,岳麓书社,1999年版;c何介钧:117-118页,岳麓书社,1996年2;d傅举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宄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殷墟五号墓的发掘,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分载考古学报>>墟妇好墓第114-196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  6江西省文物考古研宄所等:新干商代大墓,文物出版社,1997年。  12四川省文物考古研宄所:三星堆祭祀坑,文物出版社,1999年。  8牟永抗: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玉器,玉器鉴定训练班讲义〉油印本,1982年。  边劭名:甲骨文“玉”及相关问题,出土研究〉第241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  228王宇信:殷人宝玉,用玉及对玉文化研宄的2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组商周组编:商周考古第S页,文物出版社,1979年。  3张秉权:殷代的农业与气象,历史语言研宄所集干第42本第二分册,317页。  5闻广:鸡骨白与象牙白古玉古玉丛谈(八),会论文集,北京大学文博学院编,待刊。  6裘锡圭:稷下道家精气说的研宄>道家文化研宄第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9这里指狭义上的软玉和硬玉,广义上的玉如水晶等湖南有产地。  同a第98页。  (责任编辑:张锴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门户|站点地图|手机版|翡翠说珠宝论坛 冀ICP备14005734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13012902000119 联系微信 66598831

GMT+8, 2024-12-12 07:08 , Processed in 0.07959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