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65|回复: 0

[制作工艺] 点翠,惊艳了时光的传统工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8 11: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QQ登录使用更方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两千年来,中国一直在用翠鸟的蓝色羽毛作为镶嵌的精致艺术品和装饰,从发夹,头饰,扇子到屏风。当西方艺术收藏家都集中在中国艺术的其他领域,包括瓷器,漆器,雕刻,景泰蓝,丝绸,绘画,点翠艺术对境外的人来说是陌生的。

       



        翠鸟

       




        何为点翠

        翠,即翠羽,翠鸟之羽。点翠是我国传统的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完美结合,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蓝色亮丽的羽毛仔细地镶嵌在座上,以制成各种首饰器物。

        据说,翠羽必须从活的翠鸟身上拔取,才可保证颜色的鲜艳华丽。翠羽根据部位和工艺的不同,可以呈现出蕉月、湖色、深藏青等不同色彩,加之鸟羽的自然纹理和幻彩光,使整件作品富于变化,生动活泼。后来,也由于保护鸟类及制作工艺的残忍而在清末民初由烧蓝工艺取代。

        最昂贵的点翠作品使用来自柬埔寨的翠鸟。如此之大的出口需求使羽毛出口贸易成为当时高棉帝国敛财的重要手段,用来资助宏伟的吴哥窟等寺庙的建筑。

       



        从纯工艺的角度看,点翠与烧蓝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想象下,光可鉴人的头油,配上这亚光且富于色彩变幻的点翠头面,那一个个戏中的人物是如何的出彩惊艳啊!而烧蓝,本身的釉色不是与发色相得益彰,反有喧宾夺主之虞。

        点翠工艺虽然没有宝石的炫亮华丽,但是点翠制成的饰物,自有一种艳丽拙朴之美,体现了东方饰品注重细节,讲求工艺的精细、含蓄之美。

        点翠工艺的消亡

       




        自古的帝王服装、王后的凤冠,就采用翠鸟鸟羽作为装饰,经历漫长岁月仍是鲜艳闪亮。所以,羽毛点翠工艺这项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在我国流传久远,其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发展到乾隆时代已达顶峰。由于翠鸟已是国家保护动物,目前生产的点翠首饰,均采用代用品。而点翠工艺也日渐式微。这种中国传统的首饰制作工艺,正渐渐的淡出人们的视线。

        点翠艺术最终在1940-19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的文革时期消亡。

        现在有可以部分恢复仿制点翠的工艺,但仿制的原材料毕竟不是真正的翠羽,也不可能真正的做到形神兼备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门户|站点地图|手机版|翡翠说珠宝论坛 冀ICP备14005734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13012902000119 联系微信 66598831

GMT+8, 2025-4-7 16:35 , Processed in 0.06405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