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95|回复: 0

[制作工艺] 中国传统首饰制作工艺--烧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0 09: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QQ登录使用更方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烧蓝是将整个胎体填满色釉后,再拿到炉温大约800摄氏度的高炉中烘烧,色釉由砂粒状固体融化为液体,待冷却后成为固着在胎体上的绚丽的色釉,此时色釉低于痛死高度,所以得再填一次色釉,再经烧结,一般要连续四五次,直至将纹样内填到与掐丝纹相平。

       



        银烧蓝又称银胎珐琅,是以银为胎,用银花丝在胎上掐出花纹,再用透明、半透明的珐琅釉料填于银胎花纹上,经过500度到600度左右的低温多次烧制而成,作品绚丽、明快,别具一格。13世纪末,由意大利工匠发明,14世纪法国巴黎出现了多彩的透明珐琅器。迄今发现中国最早的实物是清雍正年间(1723~1735)的银烧蓝五福捧寿八方盒,已有宝蓝、浅蓝、浅绿、红、黄、白等色珐琅,透明性良好、色调爽朗透彻,属于成熟期产品,故其起源应不晚于17世纪末。

        早期的银烧珐琅工艺品,是由清代内务府,广储司设的“银作”来生产,这些工艺品都是为皇宫贵族服务的,因此在这类作品上我们是很难看到古代工艺大师们的名字。直到清晚期,民间银铺才开始烧制这种器皿,银胎珐琅的制作,是集冶金、铸造、绘画、焙烧、錾刻、锤揲等多种工艺为一体的复合性工艺,缺一不可,常见的法琅釉颜色有蓝、绿、红、黄、白5种。

       



        银烧蓝作为中国古代金银器的一种,传世的实物并不很多,主要原因是黄金和白银均属稀有贵金属,不可能大批量生产,又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绝大多数为皇宫所用。许多作为皇宫用品的银烧蓝品种具有很高的收藏与投资价值,比如在银制的鼻烟壶中就只有银烧蓝一种。而在近几年的拍卖会上,部分精品银烧蓝也多少为自己正了名:上世纪90年代,银烧蓝见诸拍场的凤毛麟角,能够称得上的只有一件清晚期的银烧蓝人物小皮套钟,在1996年北京翰海拍卖会上以底价8万元拍出。

       



        到了本世纪,各大拍卖会中上拍的银烧蓝品种依然少见,2002年在上海友谊商店专场拍卖会上,一件清代银烧蓝镶白玉翠等杂宝如意以33万元的高价成交。而在2009年北京翰海举办的两场拍卖会上,共有4件银烧蓝工艺品上拍,成交3件,其中,一件清中期银烧蓝嵌玉长方盒估价仅为5000元至8000元,但经过竞价,最终以2.2万元成交,另一件民国的银烧蓝寿星也以高出估价50%以上的9680元成交。综合考虑银烧蓝的存世数量和当前价格,理应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对于有意于此的朋友来说,收藏宜早不宜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门户|站点地图|手机版|翡翠说珠宝论坛 冀ICP备14005734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13012902000119 联系微信 66598831

GMT+8, 2024-12-4 04:00 , Processed in 0.05874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