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34|回复: 0

天津艺博新入藏的辽金玉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17 17: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QQ登录使用更方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组成部分。  玉带在辽金时期的使用也较为普遍,在奈曼旗辽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和翁牛特旗解放营子均有发现。其中以陈国公主墓出土的玉哑丝蹀躞最为精致。这些玉带在形制上与唐代玉带基本一致,只是在具体构件上有一些变化。  金代继承吸收了宋边文化的传统,并且有了很大的发展。女真族灭辽后,照例春挎弋猎。将春榇钵改为春水,并以饰春水玉镑为上品。金史载:“其从春水之服则多鹘捕鹅杂花卉之饰吐鹘,玉为上,金次之多如春水之饰”。  由此可见,江金人不保持了本民族的习俗风尚,同时也由千受汉人的影响,逐渐开始使用和实行汉人的服饰制度。该馆所藏金代“春水玉”海东青攫天鹅带环,即是这一时期上品玉带环,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玉雕佳品。  厘米。纯白色。似羊脂般洁润,圆雕一羊蹄关节距骨,整体琢磨光滑,上部对钻一孔。孔内留有螺丝痕,可当佩饰。这件白玉羊距骨与黑龙江省缓滨中兴墓中出土水晶雕刻的羊距骨;阿城出土的铜雕羊距骨等造型一样。这些羊距骨雕得十分精细逼真,与实物毫无二致。距骨又称胫跗骨,在东北俗称“拉哈”,即满语“嘎出哈”,是小孩子的一种玩具。以距骨为玩具,这是女真人早期渔猎和家畜饲养业发达的一种反映。最初拒骨可能是作为财富的一种象征,后来变成了一种玩具。这种风俗后来对汉族人也有影响,至今,东北人中仍有玩“拉哈”的风俗。  然而,一般北方人做游戏使用的都是羊距骨,而用玉石、水晶、玛瑙等质料制作的羊距骨,乃是辽金贵族阶层的玩赏之物。  在内蒙古昭盟巴林左旗双井沟辽火葬墓里发现有玉制嘎拉哈;并且在辽代火葬墓内也有随葬羊距骨的现象;甚至在上海嘉定法华塔元明地宫清理出金元时期玛瑙羊距骨。可见,契丹族、女真族特有的“嘎拉哈”分布地域极广,影响极为深远。  米。纯白色,厚片形,镂雕一男像,卧式,头戴圆帽,双手捧一花枝,身后有飘带。一裸脚在下身腿底部露出。这件玉飞天与辽宁朝阳北塔天宫出土的一件辽早期玉飞天造型相似。  飞天是佛教艺术中佛陀的天龙八部侍从中的乾闼婆(梵文译音)与紧那罗(梵文译音)之合称。乾闼婆是歌神,因周身散发香气。又叫香音神。紧那罗为天乐神,有微妙音响,能作歌舞,“现女身时,常与乾闼婆为妻室”(慧琳-切经音义),夫妻俩同在极乐国里弹琴歌舞,娱乐于佛,即飞天伎乐。  飞天,是一种具有特殊职能的飞神,他不仅是供养佛陀的侍从,而且也进入宫廷侍奉人间帝王,这种饰物开始只有皇帝贵族享用,后来逐渐流传到平民百姓中间,这些天男天女形象,是佛国世界里弹琴歌舞,喷香散花,为人们带来欢乐幸福的使者。从出土的实物证明,飞天是作为“头饰”(嵌饰在帽子、额带之上),而不是佩带之物。  辽金或南宋白玉飞天高3.7、宽6.2厘米。纯白色,镂雕卧式,胸部以上直立挺起,右手托盘做献物状,左手握花枝梗,露双足,身着长衫。伴有飘带,身下有三朵祥云呈卷叶状,这件器物时代定为辽金或南宋。  辽金青玉抱瓶羽人(、0)高4.2、宽5.6厘米。青白色,双面片雕,镂空,女像,卧式,身有羽翅、羽尾。双手抱瓶,身下有流云。整体造型简约,刻工简率,不求精细,器表粗糙,为辽金时期的风格,从形体h看,又颇具唐代羽人飞天之遗韵。  中国原本有一种具有特定职能的飞神,叫羽人,即神话中的人物形象。“羽人即飞仙”,即“上升九霄,飞行上清”的天仙(淮南子引仙经),这种羽人是导引人羽化升天,长生不死的神。  飞天形象从印度传人中国,曾与道家飞神羽人(即飞仙)相结合。但飞天不生翅膀,飞仙多带翼,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综上所述,天津市艺术博物馆馆藏新收辽金玉器,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且第一次发表,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辽金时期玉器的时代、特征、风格、演变都有重要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门户|站点地图|手机版|翡翠说珠宝论坛 冀ICP备14005734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13012902000119 联系微信 66598831

GMT+8, 2025-4-17 22:31 , Processed in 0.12441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