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46|回复: 0

[市场.行业] 翡翠造假减少 琥珀成“重灾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18 14: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QQ登录使用更方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年末消费旺季,广州多个商家本周推行了折扣较大的珠宝促销活动。广州日报记者调查市场发现,今年各大检测中心查出的钻石、玉石等大类珠宝造假案例呈现大幅下降趋势,染色产品冒充天然A货的现象已经非常稀少。造假现象反而集中在琥珀、珍珠、绿松石等中低档或小类珠宝市场上。

          分析人士称,造成目前假货数量下降的主体原因是行业不景气。部分专业人士提示消费者:买珠宝不可掉以轻心,仍要当心琥珀、珍珠等中档珠宝与彩色宝石等外来货色的造假,尽量不要通过良莠不齐的网络渠道购买,遇到便宜货更要加倍当心。

          年末珠宝热销期,广州日报记者走访广州市内的珠宝检测中心了解到:对比2013~2015年,大类珠宝的造假案例数量在2016年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两家检测中心四季度翡翠造假案例数量同比下降幅度超过了50%。不仅散户、普通市民送检的产品造假量下降,而且,零售企业批量化送检产品的造假货、不合格现象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

          造假的恶劣程度也有所下降。广东金银珠宝检测中心的杨燕主任告诉广州日报记者:高档珠宝中,类似翡翠染色、B货冒充A货的现象减少了。造假现象更偏重于边边角角的包装式造假。比如给和田玉原料石加个包皮,里头的和田玉还是真货,外头的包皮则是加上去的,容易影响投资者的判断,但还不至于造成大的损失。广东地质科研所珠宝检测中心也反映,用抛光粉扮靓翡翠的现象较多,但还不会用染色翡翠冒充天然翡翠。

          造假现象少见了,对于消费者来说,当然是喜讯。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造假的直线下降呢?

          追因一:造假利润空间下降

          现在造假成本高了、造假可期待的回报却低了。据广东华友拍卖行与公正拍卖行负责人向广州日报记者介绍,珠宝市场虽然在2016年局部回暖,但整体延续了2012年以来的熊市,交易冷落,部分玉石产品仍在价格走跌的过程中,筑底遥遥无期。

          广州日报记者本周调查了康王路玉器市场,看到翡翠、碧玉等产品经常被几十元、上百元/件的甩卖,抽样购买后拿到广东金银珠宝检测中心检测,发现是A货天然产品。而利润高昂的中高档货色,别说是造假品,就是天然正品,也在大商场中滞销。

          追因二:市民鉴宝能力提升

          多年来,广州日报等媒体对消费者、投资者进行了珠宝辨别的知识普及,广大市民购买珠宝的眼力也确实大幅度提高。在广州三大检测中心中,玻璃、树脂、塑料造假天然宝石的低级案例数量已经直线下降。

          而在全世界体量最大的珠宝加工批发市场深圳水贝市场,赛菲尔珠宝的王卓总经理与金雅福的黄仕坤总经理表示:从翡翠、钻石两个市场来看,广东批发、零售市场的定价已经达到了比较公正与科学的程度,前几年以次充好的现象越来越少,市民、企业购买珠宝也会普遍求助于珠宝检测机构,重视证书与合格证。

          在深圳水贝、广州康王路,记者看到,珠宝商家,无论大小,品牌知名度,都在标识上严格执行了国家标准,对于玉石、钻石、黄龙玉等大类产品,每卖一件,都会出具检测证书。比如翡翠,A货、B货、C货被严格区分。市场规范化程度提升,造假现象自然无处立足。

          1.琥珀造假案例快速增长

          琥珀市场近几年发展迅猛,截至2015年年底,价格5年翻了4~5倍,成为近10年中涨价速度最快的珠宝之一。快速发展中难免泥沙俱下,琥珀造假成为广州市三大珠宝检测中心近期查出案例中增长最快的一个品种。低端造假案例中,人工压缩琥珀、塑料造假现象是主流,偶然也遇到染色的琥珀。而在高端造假品种中,技术能力较强的不法企业人工营造了琥珀的生长环境,制造出了琥珀中的高档货色血珀,目前国内各大检测中心的光谱设备还没有办法严格区分人工与天然血珀。

          2.绿松石被填充的现象比较普遍

          作为中国四大玉石之一,绿松石在翡翠、和田玉价格暴涨的2005~2011年的时间段沉寂良久,但自2014年至今交易开始活跃,造假绿松石的现象也层出不穷。最主要的造假方法是填充法优化处理绿松石,往质地粗糙的低档天然绿松石纹理间塞入塑胶等燃点低的固体材料,使其外观变得细腻光滑,颜值大幅度提升。但填充法改变了天然宝石的特性,而使其收藏价值一落千丈。另外,广地珠宝检测中心,也发现了用其他中档、低档玉石、矿石冒充绿松石的案例。

          1.琥珀造假案例快速增长

          琥珀市场近几年发展迅猛,截至2015年年底,价格5年翻了4~5倍,成为近10年中涨价速度最快的珠宝之一。快速发展中难免泥沙俱下,琥珀造假成为广州市三大珠宝检测中心近期查出案例中增长最快的一个品种。低端造假案例中,人工压缩琥珀、塑料造假现象是主流,偶然也遇到染色的琥珀。而在高端造假品种中,技术能力较强的不法企业人工营造了琥珀的生长环境,制造出了琥珀中的高档货色血珀,目前国内各大检测中心的光谱设备还没有办法严格区分人工与天然血珀。

          2.绿松石被填充的现象比较普遍

          作为中国四大玉石之一,绿松石在翡翠、和田玉价格暴涨的2005~2011年的时间段沉寂良久,但自2014年至今交易开始活跃,造假绿松石的现象也层出不穷。最主要的造假方法是填充法优化处理绿松石,往质地粗糙的低档天然绿松石纹理间塞入塑胶等燃点低的固体材料,使其外观变得细腻光滑,颜值大幅度提升。但填充法改变了天然宝石的特性,而使其收藏价值一落千丈。另外,广地珠宝检测中心,也发现了用其他中档、低档玉石、矿石冒充绿松石的案例。

          21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门户|站点地图|手机版|翡翠说珠宝论坛 冀ICP备14005734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13012902000119 联系微信 66598831

GMT+8, 2025-4-20 03:13 , Processed in 0.14299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