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70|回复: 0

[制作工艺] 从制作工艺辨别古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8 11: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QQ登录使用更方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近年来,假古玉呈泛滥之势,其实古玉作伪早在北宋就有。

        据《玉纪补》记载,玉器作旧的主要方法有:将玉件用火烧烤,使其颜色发白,称为“伪石灰古”;把活羊腿割开,置入小件玉器,用线缝好,几年后玉上有血色细纹,称为“羊玉”;将狗杀死,将玉器放入其腹中,缝好埋入地下,数年后玉表面产生土花、血斑,称为“狗玉”;用乌梅水煮质地松软的玉,冒充“水坑古”;将玉器用铁屑拌之,用热醋浇之,埋入土中经数月取出,宛如古玉……

        现代高科技手法更是层出不穷,比如作伪者常常使用氢氟酸进行强化处理,这种假玉器对人体有害,严重的可以致使中枢神经受损。

        中国玉器制作有着近万年的历史,各个时期的玉器有着不同的工艺特点和制作痕迹。如在新石器时代就不应当出现纤细利落的砣痕,而应是以各类硬石质磨具反复研磨成的毛糙状态。因此,辨别真伪便可由此入手。

        依清代《玉作图》所载,古玉制作的基本步骤为:捣砂研浆、开玉做坯、砣磨上花、钻孔镂空和抛光。古代工具效能较低,转速不均且慢;多以湿砂为中介物,人力手工操作,精准程度较差;制作周期较长,加工力度小,削磨量较少。而现代工具效能高,削磨快,另因作伪者急功近利,技术不到位,玉器表面多会发热,干磨出毛道,线条边缘会出现崩碴;玉器抛光不均且泛有“贼光”,大弧面上会出现“小坡面”。

        以制作工艺为着眼点辨别真伪古玉,最好先多去博物馆多看资料,观察、熟悉历代古玉的砣痕、线切割痕、钻孔、抛光、打磨等特点。从玉器的线条、镂空处、轮廓边角、钻孔内壁以及器物的背面(沙面)等部位进行观察对比,才可能去伪存真。以砣痕为例,老砣工碾琢出的阴刻线条边沿两侧没有崩碴,槽底呈现出磨砂状,部分粗工会有重砣、过界的现象。而现代伪古玉往往出现均匀崩碴,槽底干涩且有毛道。此外,在古玉背面及镂空处常能见到细密、匀称,向外做离心推进的砣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门户|站点地图|手机版|翡翠说珠宝论坛 冀ICP备14005734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13012902000119 联系微信 66598831

GMT+8, 2025-4-7 15:52 , Processed in 0.11760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