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44|回复: 0

[制作工艺] 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工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8 11: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QQ登录使用更方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战国以后,钻孔技术在玉器制造中使用得更加广泛。

        春秋战国时已用“解玉砂”。这是硬度较大的砂,用水与砂进行开片,做花。工艺有较严格的流程,技法比商周进步。

       



        春秋时期玉器的开料,当用很薄的金属国能。如凤翔秦国的璧,厚度仅为0.1至0.35厘米。此种精薄的玉器,唯用防具进行旋切方可奏效。装饰品绝大多数都刻纹饰。礼仪器多数无纹饰。纹饰的刻法,以单阴线和双阴线为主,线条细密匀称。所用工具是直径很小且很薄的金属回在(勾航)。所刻出的线条,一般不足0.1厘米的宽度,线条圆转柔丽,工艺技巧颇为们熟。龙首纹的龙眼,为细小的圆圈,直径约为0.1厘米,有的小得肉眼难辨。所用工具是极细的金属管钻。多数玉器表面,虽注重抛光,但其光泽晶莹程度,与战国玉器相比显得逊色。江苏吴县吴国窖藏玉器中的双系拱形饰,属新创的工艺方法。双系的一端为兽首形,另一端突出二平行的双环,相离0.9厘米;二者之间通过一柱形玉连结,可以转动。这种掏雕工艺,最早见于江西新干大洋洲玉羽人头后的环链。此双系拱形饰造型奇特,工艺精巧,在周代玉器中属仅见。

        战国属东周后期,由于铁器的大量使用,经济发展迅速,玉器加工技术有了极大的提高,成本低、韧性及耐磨性强的铁制防具几乎完全取代了石质防具。目前见到的战国环形片状玉器几乎都琢有纹饰,作为工具使用已成为不可能。开片规矩、形状准确、钻孔标准、饰纹华丽是战国玉器制造中极容易做到的事。如果不能做到,也绝不是因为工具方面的障碍,而是技术及熟练程度的原因,玉器加工工艺出现了全新的局面。在其后几千年间,基本加工方法一直处于铁制路具状态,但每一个时期的具体加工技法又不尽相同。总体上一看,是玉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改进,各时期特点不同。

        开料:采用细铁丝加沙、加水锯料的方式,操作时将玉料固定,然后用铁丝在玉料上反复拉磨将玉料锯裂,并使锯缝延预先画出的墨线前进。这种锯法一般用于开片、断料及最初的玉件成型。一些战国到汉代的玉器上能够看见锯料时留下的痕迹。这些痕迹有些呈弧线状有些呈直线状,开薄片料的银痕以直线痕为常见。少量作品用防片开料,留有直线开料痕。

        钻孔;战国以后,钻孔技术在玉器制造中使用得更加广泛。管形钻头的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玉器的加工能力,使钻孔不仅用于孔洞的处理,还运用到镂空、掏膛、饰效等制玉工序。在各历史时期,这些工序使用的钻孔技法又各有特点。掌握这些特点,对识别玉器的真伪是很有必要的。战国之前玉器钻孔的情况前面已有所介绍。战国至汉代玉器上的钻孔常见的有几种。

        (1)细长的通孔。常见于小的玉佩件。有些长度达米几厘米,两端间对钻的通孔孔径可小到之下但孔径变化不大。钻这类长孔,可能应用了细而长的管形金属钻,也可能是在金属钻的头部焊有硬度极高的钻石。

        (2)系孔。主要施于小型玉佩件。一般情况下,钻孔圆而周正,孔两端棱角分明。早期的一些玉件穿孔的直径略有变化,呈锥形个别玉件上的系孔不是从正面穿透的,而采取了特殊形式。例如:新石器时代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人,其上有孔用于悬珪。为了不破坏玉人正面形象的完整性,制造时,玉人的背部略厚,在玉人背部平面上钻出两个斜孔,呈“人”字形交合于玉人体内。这两个斜孔都呈银状。这种交合式孔又称为“蚁鼻孔”,就是说孔很细小,像两个鼻孔,内部通连。这种蚁鼻孔在新石器时代玉器上已被较多地运用,而在其后时代的玉器上也被广泛运用。在汉代玉人上也有一种“人”字形孔,了口同下是同平面垂直,而是同器物表面平行。”人”字有三个开口一个在人的头顶;另两个在人的两腋。这些都属于不同形式的系孔。

        (3)嵌孔。是用于玉件同其他器件连接。这里面又可分为硬嵌接与软绳接两种。硬嵌接是把玉件连接于其他硬质器物上最常见的是玉剑饰。圆形玉剑首同金属玉剑柄相接时,往往在剑首的阴面琢出环形阴线槽,槽边上又有斜上的孔同。玉玦,也就是剑鞘端部的嵌玉与剑鞘相接也是以孔洞的形式完成,剑决上往往有一个直径很大的孔洞。可以插嵌样子,孔洞两侧或有两个斜孔与之相接。这些孔洞的具体使用方法还有待于研究。汉以后,与布或革带相连的玉佩不断出现。帽正、纽扣、领花、带板等,多种多样。这类器物上一般都有孔洞,用以穿线孔结。孔洞中常见的是蚁鼻孔还有其他类碳孔。各时期玉器上的锻孔,加工记式上都有自己的特点。熟悉这些特点也是鉴别玉器时代所需掌握的。扎的形状有锥式、旋式、阶式,还有少量的直径无变化的孔因时代不同而不同。

        掏膛:掏膛技术主要运用于器皿。战国时期这一技术已臻成熟。其后的几千年间技术不断改进,形成了各时代的技术特点。掏膛的基本方式有下列几种。

        (1)管钻法。多见于直筒式玉杯,先用直径较大的管地钻钻入杯体,然后将钻心击断取出,再祀钻心断口处球平。汉代玉指的制造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2)片形陀。怕头为带有一定弧度的金属片抵住玉件,然后使玉件转动,航片逐步深入玉里不断调整邱片的弧度,最后琢出碗心或器物的脸。

        (3)实心防。磁头为实心杆,端部呈球面状或尖状。先用管钻掏膛后,再用实心而琢出下凹的膛底。

        (4)“L”形花。用以琢小口、大膛的瓶、壶内膛其形似脚,可深入瓶口再行转动。(5)多种航具组合,琢出较为复杂的器物内膛,如四方斗杯或八祀杯的内膛。制造时先掏出圆形膛,然后再不断修正,琢成四方形或八方形杯膛。以上几种掏膛方法,在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特点。掌握这些特点,是鉴别玉器时代所必须的。

        线条;玉器上的线条大致可分为三种阴线(四线)、旧线(凸线)、线条组合。古代玉器上的阴线纹有下述几种。

        (1)手玉刻线,可能使用较硬的石英岩矿物,加工成尖状物,在玉器表面进行刻画,主要见之于良渚文化玉器图案。

        (2)一端或两端呈尖状、中部较宽的阴线,见于凌家滩玉器及山东日照发现的玉圭。

        (3)较深的等保阴线,线槽的槽底有深浅变化,见于大汉口文儿、安徽凌家滩新石器时代文化玉器。

        (4)浅而宽的弧形底阴线槽,见于红山文化及其他新石器时代玉器。新石器时代玉器上还出现了凸线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红山文化玉蝉,蝉身上有明显的几道凸线纹龙山文化玉发着,咨柱有几周凸起的装饰纹;石家河文化玉器,个别玉人首、玉凤上出现了凸线纹饰。另外,有一批传世玉器或带鹰鸟纹图案,或带人面纹图案。其中许多作品应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玉器上的图案较多地出现了凸线纹,纹条纤细而均匀,表现出非常高的加工技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门户|站点地图|手机版|翡翠说珠宝论坛 冀ICP备14005734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13012902000119 联系微信 66598831

GMT+8, 2024-12-3 08:31 , Processed in 0.06146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